专业名称:金融学(精算)
专业代码:
“金融学(精算)”专业培养计划
1.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评级机构以及社会保障事业等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金融混合经营的背景下,他们对风险管理和精算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为适应这种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我院保险与风险管理系开设风险管理与精算专业方向。该方向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保险精算学所需要的良好数学基础、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而且掌握保险精算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要掌握金融学及金融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保险精算专业毕业生将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和数据分析方法,能够为实际问题建立精算和风险管理模型,并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实施模型的测算和结果分析,更能将精算理论与金融理论进行融合,在金融混合经营环境下应用和发展精算理论,从而成为具备金融与精算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各方面合格后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在服务面向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精算学的发展,风险管理师和精算师的工作领域正逐步扩大,涉及人口分析、经济预测以及商业和金融投资等领域。在1988年北美精算师学会所发表的(未来精算师特别工作组)研究报告中对精算师作了如下的定义:“精算师是私人和公共财务设计师和潜在的企业管理人员,这是建立在精算职业智能核心的基础上的,其智能核心为经验分析和风险衡量、估算、传达以及对未来意外事件的现行财务状况作出反映。” 可见,该方向培养的人才,其工作领域包括在保险公司、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与风险评估有关的咨询公司、信用评级机构、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年金相关公司等公司或部门从事与风险管理或精算相关的工作,最终能掌舵或管理金融集团,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金融与精算结合下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2.培养要求
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勇于创新。
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打好数学和统计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较系统掌握从事风险管理与保险及社会保障精算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经济活动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掌握金融工程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学生要受到理论方法、应用技能和计算机使用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相当的外语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了解风险管理、保险及社会保障精算领域的理论前沿以及相关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另外,了解体育基本知识, 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身心健康。
具体来说,除英语、道德水平和身体状况的要求外,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基础,受到比较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
2、掌握精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
3、掌握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4、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保险法律、法规;
5、掌握现代经济学、财务、会计、金融学和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6、了解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了解金融,保险,证券,基金等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风险管理和保险精算学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了解一定的现代工程技术知识等;
7、了解在金融混合经营背景下,精算师如何运用金融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8、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如SAS、SPSS等),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健康人格的培养、决策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养等。
3.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达到专业培养计划和学位条例要求者授予应用经济学学士学位。
4.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特色之一是培养具有宽且厚的数理、经济、金融、外语、法律、计算机应用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代工程技术知识, 掌握现代保险理论、精算理论、金融工程理论和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全才”和“专才”。
本专业的特色之二是社会需求大,是目前乃至未来二十年内的热门专业方向之一。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培训需求会更大。更主要的是,这个专业方向的就业范围宽广。
本专业的特色之三是可以为有志于参加精算师考试的同学打下一个全面的基础,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中国或美国准精算师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说明
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为:在与国际精算教学体系接轨的同时, 加大金融和金融工程的相关课程,以体现精算与金融工程相结合这一特点;加大数学外语课时数, 为学生打下数学外语方面坚实的基础, 也为学生后续相关学习打下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按经济大类学习经济管理平台课程。本专业增加精算学和风险管理类的课程数和学时数,系统地学习精算学类和风险管理类的相关课程。在专业课中增加课程设计和其他实践环节, 注意学生素质提高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课程, 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7.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体系说明
结合课程的教学,采取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聘请现场讲解以及到基层单位实习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具体安排有:
1. 在二年级暑期社会实践中进行专业认识实习;
2. 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暑期共5周,教师将协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3. 各类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共4个学分64学时;
4. 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聘请业内人士现场讲解或座谈;
5. 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8.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72.5。